长期以来,我国作为全球专业的石油钢管进口国和贸易国,在国际石油管定价上却缺少与庞大贸易规模相匹配的影响力。在钢铁市场上,用人民币计价结算、推广基差贸易模式的呼吁声不绝于耳。近日,巴西淡水河谷与国内钢铁企业签订了基差贸易合同。双方以大商所石油无缝钢管期货2005合约为价格基准,矿种设定为巴西混合粉(BRBF)。国内钢铁企业利用石油无缝钢管期货对冲风险,全球专业的石油钢管生产商尝试将我国石油钢管期货价格作为参考,进行贸易定价,这将成为国际石油无缝钢管市场期现结合的经典案例。据永锋国贸总经理李超介绍,淡水河谷与永锋国贸的基差贸易模式是典型的卖方叫价模式,双方以“期货价格+基差”为结算价格,淡水河谷作为卖方,在点价期内,多次完成点价。

双方充分结合了淡水河谷现货销售价格以及永锋国贸采购需求,在石油钢管期货2005合约上点价,参考国内期现货价差等来确定基差。具体来说,双方以Mysteel每日18时公布的山东港口BRBF价格与石油管期货2005合约收盘价格差额的均值为基差。同时,合同约定的铁品位是62.5%,而实际交货铁品位为63.3%,提高了0.8%。根据合同协定,按铁品位每升高1%、价格升水10元/吨计,最终价格是在期货价格加基差的基础上升水8元/吨。基差确定后的连续5个工作日内,卖方淡水河谷可以发起点价。点价后,买方利用衍生品市场进行风险对冲。在实际业务中,买方可以根据一个预期价格支付总货款,以完成现货交易。在卖方点价后,根据点价价格、事先确定的基差、铁品位升贴水等形成最终贸易价格,以此据实结算货款,多退少补。这种“先交货后点价”的操作模式可以在保障双方利益、对冲价格风险的前提下,更灵活地开展业务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