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样的企业有地域方面的特点吗?还是说跟企业的规模有关系?
在产业升级方面,咱们在石油套管设备这方面已经是最豪华的了,产品的档次也在提高,但提高得还不够快,前一阵主要是练内功,降成本。提高质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,只有宝钢和另外一家钢厂做成功了,一般都花了10到20年。国有企业的老板换得很快,换一个老板,企业的路就不连续走,好多都是半途而废。现在石油套管亏损比较厉害,这跟它们豪华装备比较多,但是产品档次比较低有关系
因为整个经济不好,固定资产投资下降,房地产投资下降,所以造成石油套管需求出现了负增长。很多负债率比较高的民营钢厂就可能要破产。

基本上没有。因为有三十年的发展经验,在扩大规模,低成本扩张方面,做得比较好,在赚钱比较容易。第二,国际化专业的问题是什么?就是的发展特点是计划项目权力很大,把政府搞定就可以了,而国外政府都是弱势者,选举一会儿就换掉了,非政府组织、环保组织、当地老百姓的话语权比较大,企业没有跟这些人打交道的经验。在石油套管去产能化好几年的情况下,目前在产业升级方面有没有做出显著的进步?
很多石油套管企业也开始提“走出去”的战略,目前在这方面,有没有成功企业的范例?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