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油裂化管上涨和产地矿难影响,市场看涨情绪增加,发运企业报价普遍上浮。而下游需求主要以长协钢管兑现为主,大部分电厂对高价市场钢管接受程度不高。但是,受外石油裂化管采购渠道受阻影响,广东部分用户上调国内煤炭接货价5元/吨,与此同时,江内交易价格也上涨了8元/吨。目前,长江沿岸、南方接卸港口库存普遍处于低位,下游存在一定的补库需求,加上后期冬储的提前采购,使得海运费大幅上涨。产地方面,主产地煤价易涨难跌。内蒙鄂尔多斯地区供需两旺,多数煤矿生产积极性较高,开工率保持高位;站台发运及库存继续增加,日均公路销量达到150万吨以上,站台及长协拉运需求稳定,部分中高卡煤上涨10元/吨。

港口方面,环渤海港口煤炭调入量小幅回升,但整体库存偏低,市场煤交易呈现供需双弱态势。且目前国家保供抑价信号较为鲜明,并不断对市场施压。此外,电厂库存偏高位运行,我国南方地区天气较去年同期偏高,终端持续累库,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煤价的过快上涨。但是,随着时间的推移,煤价利好因素增多。首先,在冷冬预期下,冬储需求可期,叠加非电终端正处于生产高峰期,电厂日耗将出现恢复性增长。其次,广东适度增加进口钢管配额消息并未得到证实,意味着国内煤仍为采购重点。再次,沿海沿江地区工业企业开足马力,冲刺全年生产任务,石油裂化管需求边际支撑良好,到港拉钢管船舶不会减少。澳洲无缝钢管停止接卸,进口钢管配额减少,国内煤炭供应缺口逐渐显现。电厂在高库存的情况下,后续石油裂化管调入渠道存在隐忧。目前,秦港、黄骅港下锚船中已办手续船舶出现增加,表明新一轮采购将拉开序幕,促使贸易商继续挺价。 |